>>>模拟填报12万样本0落榜,平均过线4.2分不浪费
网易高考智愿2.0,更精准的志愿推荐系统,用好高考每一分!
(资料图片)
“收入高,前景好,稀缺职业,工作时间自由,简单易学,理论+实战,名师手把手助您快速进入高报领域,开启副业变现!”
看到这条广告,你会心动么?如果有过来人再告诉你,可以向每位用户收费五千到几万不等,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个订单,你是不是更心动了?
但你或许想象不到,这个“简单易学”的副业,事关普通人怎样的前途命运,甚至不夸张地说,决定了人一生的轨迹。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在更多省份落地,高考志愿填报更加复杂,各种打着AI、大数据、一对一等旗号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闻风而动,赚得盆满钵满,也顺势催热了“高考志愿规划师”这一类职业。
在小红书检索“高考志愿规划师”的结果
高考志愿填报并非新鲜事物,从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已经有40多年历史。当高三学子的前程,成为这些人眼里的生意时,圈子里又在发生哪些玄幻故事?
信息差引爆升学焦虑
后高考时代,更焦灼的第二战场
去年高考前一个月,作为高三考生家长的黄萍就已经陷入了志愿填报的焦虑中。
她之所以如此焦虑,和新高考改革下的录取模式有直接关系。
与过去简单的文理分科报志愿不同,从2014年开始,各地开始实行“专业+院校”、“平行+顺序”等多线录取模式。
以北京为例,高招录取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本科普通批设置30个平行志愿;而河北、辽宁则以“专业+院校”为单位,普通类分别最多可填报96个和112个志愿。
黄萍是河北人,在某国企从事销售,她介绍自己虽然是本科学历,对最新的高考政策却了解甚少,能够知道上述信息,还是靠她平时在某音平台上刷到的高考规划师们科普。
“同事的孩子报志愿也都是熟人推荐学校,说什么的都有,也有在网上刷直播的,但我听了一段时间的直播之后,感觉更懵了。”黄萍最后还是选择花钱找专业的高考规划师“一对一”报考服务。
“一共花了8000元,对于我们工薪阶层还是有点心疼,但钱花了,我做到自己应该做的责任,未来孩子也不能怪我了。”黄萍说。
“花钱了,不后悔”,是不少家长的典型心理,对于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家长尤其如此。
名为咨询,实为劝架
高考志愿规划师到底规划了啥?
白刚从事高考规划行业超过10年,每年服务的考生数量大概在四五十个。每年6、7月各省“一分一段”表陆续公布后,他便开始一天15小时的咨询,每个家庭咨询的时间大概在1~2小时。这期间他在微信上每天回复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在的,您说。”“放心吧,没问题的!”
“我是前期多聊,不限制时间,也不限制次数,考分出来后就是提供填报方案。”白刚告诉笔者,这样一笔单子,从考前半个多月跟到最终提交志愿,平均一单价格在9700元左右。
行业内如白刚这样10年以上的从业者不是少数,业务也从简单的填报志愿、规划未来,衍生总结出更多如解决矛盾和争执的职业经验。
高考填报志愿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重压之下就会更加慎重,也会更容易出现摩擦和碰撞。“家长更关心现实的、眼前的问题,考生则往往会更关注长远的未来发展。”
据白刚透露,填报出现的技术问题,是行业里最简单的工作,“考700分和考300分,在技术上找学校找专业难度都一样,因为都是可以基于数据分析得出来。”难的是当考生和家长之间产生矛盾和分歧时,如何选择。
“很多前来咨询的家庭都是父母带着孩子,也有父母独自来的,这意味着家长过度参与了。”白刚认为,一般这种将志愿填报大包大揽的父母,通常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判断和决策,但现实是很多家长也只是基于自己的认知来替孩子做主。
2018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3名填报过高考志愿的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5.3%的受访者会按自己的想法填报志愿,30.2%的受访者听从家长意见。66.6%的受访者填报高考志愿时和家长出现过分歧。
面对家长的强势,考生的坚持,白刚能做的就是居中调解。“毕竟,劝架也是志愿规划工作的一部分。”言谈之中已然暗示出这个行业的溢价规则:几千甚至上万元一单的生意,纯业务层面的志愿推荐耗时寥寥。“如果单纯提供填报方案,市面上很多在线系统都能做到。”
笔者从其列举的几类在线系统里随机试用了一款某大厂自研产品,打开之后点击主界面按钮,随机开始在线筛选报考偏好,从问题设定到选择流程,与志愿规划师的线下对话场景大同小异。而这款智能推荐系统的VIP价格为698元,仅是白刚线下一单的零头。
“怎么说呢,这个价格可能更多包含了一些情绪价值的供给,”白刚说,“你要具备一定的同理心,想方设法安抚考生和家长的情绪,必要时调解家庭矛盾,缓和亲子关系,其实挺难做的。”
收费高昂,考证水深
“不存在的行业”擅长刷存在感
“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的这句名言套用在“高考志愿规划师”这个行业同样适用;有些事情本没有名分,传的人多了就变得顺理成章。
“我们一直不隐瞒这个行业的情况,这是一个不存在的行业,在国家的行业分类里根本就找不着,也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白刚称,行业里经常有人称自己是持证的高考规划师,但证件本身就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据新华社2019年报道,一些从事志愿填报辅导的机构同时开办“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班。为期4天的培训收费6980元,几乎零门槛招收学员,培训后发放高考志愿规划师证书。
而另一种“暗箱操作”的野路子则是花钱买证,拥有一个“高考志愿规划师证书”往往只要花几百元。
“只需要提交个人基本信息及定金就可以了,不需要上课不需要考试,20到25天拿证。”张老师说。
据其介绍,办理此种证书费用总共1500元,先交500元押金,证书下来后再补齐1000元尾款。“我们全程代办理,包括代考试,对学员要求不严,证书是国家认可的。”
然而经查证,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现在不被允许发证也不存在“监制”证件的权限或工作,这类冒充国家事业单位的名义发放证书的机构都有欺诈的嫌疑。
事实上,河北新闻网此前曾有报道,人社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曾在2013年尝试开展过一次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师的国家认证项目,后因项目调整,相关培训计划并未继续。人社部和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官网目录中,如今均无这一项目。
2021年6月16日,教育部也再次发布预警称,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并无任何国家背书的“行业”,却滋生了大批量的网红级名师,每年夏天都会在社交平台上引爆个人IP。
笔者通过招聘App上看到,许多公司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的知识主播,薪资结构一般为“底薪+提成”。对方表示,月收入3-5万不是难事。甚至出现“没有经验没关系,只要你敢播”的字眼,因为对方有资深运营教话术、技巧、节奏等全面培训,一周内就能快速掌握知识类直播技能。
此外,很多名为“高考志愿规划师”的岗位对于工作经验、学历要求是“经验不限、大专”。
笔者以应聘者的身份,联系了数家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对方均表示,“不需要提供高考志愿规划师相关证书”,一般要求应聘者有教学经验,取得教师资格证、师范学校毕业等优先。
不过,在实践中,这并不意味着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证”没有用场。
上述教培机构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来说,一二线城市的机构是不太认这些证书的,但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这些挂着各种名头的证书还是很吃香,一些人花钱拿到证以后,就开一家个人工作室,或只通过网络服务,这些证书很有迷惑性,一般学生家长不会辨别。”
线上促销,线下引流
志愿卡细分市场谁能笑到最后
笔者在社交平台上与多位“填报专家”深入沟通后发现,在这些“个人IP”背后,更多是机构化运作的结果。
“加盟我们品牌,加盟费10万元,不需要申请任何教育类的相关资格证书,只需要去工商局办理一个营业执照就能开业。”某高考志愿服务机构加盟合作负责人高某介绍说。
早在五年前,该机构就自行研发了一套志愿填报系统,率先在广东一带推广售卖,产品除了几百元的志愿卡,还在华南地区广泛招募志愿规划师,拓展线下1对1业务,如今已经打造了一套完整“线上低价卖卡,引流至线下高价服务”的盈利模式。
对于市场上规划师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机构加盟合作负责人高某的回应也透着无奈,他直言“毕竟需要分钱的人多,招的考生太多,规划师不够用,那只能降低标准扩招,招来后简单培训一下立刻上岗”。
当越来越多的理性家长和考生开始使用智能工具来协助决策,具有海量信息查询、志愿智能推荐等功能的APP开始受到青睐。但受限于盈利模式、研发水平、设计功底、创新实力等因素,市面上的志愿填报产品质量仍然良莠不齐。
“困在系统里”这五个字,在现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是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它最开始适用于那些外卖骑手,为了赶上系统设定的送达时间一路狂奔,与系统设定作斗争。
这五个字也道出了一些购买志愿卡家长的心声。
上海市民郭女士去年购买了某在线填报软件的VIP直呼后悔——
“找半天找不到在哪里看某个学校去年的录取分数”、“首页做的太花哨,不知道点开哪里好,点来点去又让我继续付费买课程”、“模拟填报推给我一堆学校让我自己挑”、“女儿想去的学校不在它给我推荐的结果里”……
几句话点出目前线上报考平台存在的最大软肋:“志愿卡”仅仅是通过数据和算法分析得出的结果,有很多主观因素是算法考虑不到的,比如考生本人的兴趣、发展意向、未来想去读书的地区、所报专业有无身体条件限制等等。
针对这种业内现象,互联网大厂网易今年将业务触角伸向高考志愿填报领域,整合各省考试院权威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算法,升级推荐模型,打造出一款使用便捷、功能纯粹无溢价的模拟志愿填报产品,不仅在交互体验上首创模拟线下1对1咨询的在线体验场景,也打破了传统平台以低价卖卡引流用户后续付费的模式。
智能推荐的交互设计,打破了以往筛选条件单一展示的繁琐页面层次,首创问答式的在线筛选形态,简洁明快易懂,围绕志愿抉择的三大维度大学、专业、城市设定问题与选项,最大程度还原了线下1V1咨询场景,更符合高中生及家长的认知。
主功能按钮通俗易懂且指向性明显↓
页面问题设定层次分明↓
地域筛选条件下,首创七大城市群的筛选维度,更科学合理,覆盖性广↓
按照行业和兴趣倾向两大维度来匹配专业选择,更直观合理,也更便于用户操作↓
智能推荐直接导向模拟志愿表,且推荐结果页的呈现自然按照“冲稳保”三档梯度设定,省去了用户多余的操作步骤,体现了“智能”推荐的精髓:更傻瓜,更安心。
*********
从2008年开始被媒体偶有报道算起,高考志愿填报这个严格意义上不算行业的“行业”走到了第15个年头,最初由于信息不对称引爆的盈利点,已经日趋饱和。新的搅局者出现,对于志愿填报市场的健康迭代,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款高效的高考志愿填报辅助产品,整合利用权威信息数据,准确定位用户实力和兴趣,服务于考生真正的需求,在高价一对一服务占主流地位、低价互联网产品定位仅是为一对一服务引流而不是最终解决考生填报问题的市场现状下,其价值便格外凸显。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如何让高质量的高考填报服务进入尽可能多的家庭,为中国教育的公平性持续赋能,是这款产品的本质诉求。
这,也是每个教育相关从业者的终极使命。
注:为保护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中新经纬2022-06-27《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乱象:不上课不考试,1500元包拿证》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2-06-28《花钱咨询报高考志愿,小心掉入“高价”陷阱》
创业最前线2022-06-29 《高考报考的市场乱象:花280元买假证,收9800元给建议》
新闻建外14号2018-06-07《今日高考!网售使用“内部大数据”的志愿填报卡靠谱吗?》
中国企业家杂志2022-07-12《高考志愿规划师:最后干的都是劝架的活》
人民网评2021-06-25 《高价高考志愿规划服务,系真实的谎言!》
新华视点2019-06-18《大学都没上过,却当上“高考志愿规划师”?》
关键词: